——乐山市更生学校 王琼芳
(王琼芳老师参加乐山市第五届骨干教师培训后的心得体会)
教“好学生”,可能是大多数老师的愿望,“好学生”基础好、吸收能力强、做题速度快、自我约束能力强。老师操心少,期末、高考的教学效果好。教这样的好学生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不是一种骄傲吗?但通过骨干教师培训,我听了李雪梅校长的发言后,我在教学生的观念上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应把教“好学生”转变为教“好”学生,这样的老师才是真正合格、幸福、骄傲的老师。
我任教的学校在全市算三流学校,顶尖级学生在乐山一中,外国语实验学校,其次中上生在草堂高中,剩下有几个能硬上乐山一中线的学生,其中大多数是农村学生,就成了我校的“宝贝”。我们称他们为“好学生”。全年级不超过十个,分散到各班,各班可能就只有一个至两个。面对你没“好学生”可教,你只能选择“教好”学生。别无选择。不是因为你没有好学生生源,社会和家长对你“一本”出口率就会降低。也不是因为你没有一个全市前一千名的学生,家长社会就能原谅你没能考上一个全国十大名校的学生。而评价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仍然是以一本上线率,尖子生的多少,考上名牌多少为依据。一本名牌的学生多了其他什么都好,这是社会对学校的一种普遍看法,怎么办?那就只有制造优生,让一个个中上学生转化为优生。这是一个学校要立足社会的唯一出路,更是一个学校“安身立命”之本。有一个事实不可更改,我校就没有“好学生”,要好学生请用你的双手去培养。为此你必须充满激情,只有给自己一个目标,你才能用睿智的目光去发现优生,并培养优生。一般来说语数外100分左右的学生,理化生不是太弱,而学习品质较好的学生都是我们改造成“好学生”的对象,相信一个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只要他愿意配合你,并不断的付出和努力,师生的合力就一定能创造奇迹。班主任如此,科任老师也是如此,那么全年级的“好学生”就会层出不穷。08级二班的张老师就培养了一个王玉洁,她当年入学成绩还未上乐山一中线,三年后却考上了华东师大。11级的余老师培养了徐巍,当年的入学成绩也未上乐山一中,三年后却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这些班主任都是我培养好学生学习的榜样。不抱怨好生少,而是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培养优生的行动中去,实践证明更生的老师有能力培养出优生。只要你不断提高自身班主任的培优素养。永远充满热情,快乐的,发自内心的,把对优生的转化当做自己的事业来做,你做的工作就一定有成效,你对学校就尽了一分力,做出了最大的贡献。
现在我把班上上学期期末考试500分以上的十人,列为好学生培养对象,其中语外弱的为文弱,数理化生差的理弱。十人中有六人外语差,两人语文差。而理弱这是普遍现象,。先让这十人找出自己的问题,再把这些问题分类:知识未过手,还是巩固练习少。是没有听懂,还是粗心大意过失性失分。是态度问题还是思想问题。主要问题是什么,次要问题是什么。先解决什么问题,后解决什么问题。一周一次谈话,一周一次反思,一周一次巩固复习,一周一次重大收获。每周进步一小步,一期进步一大步。三年才会跃上一本的平台。现在我还在尝试,结果未知。但我深信,只要我在用心教学生,用心管学生,相信经过努力一定能成功。不管结果怎样,我都可以自豪的说我是快乐的。每天我虽然很忙,但我不是茫然的。更不是盲目的做事,因为我每天都处于思考状态下工作,我的教学是繁忙的。但我从来不烦。因为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平凡的,但都是有意义的。
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
新课改给学生和老师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它的目标明确,知识点杂,主要以“科学探究、学与问、科学史话。”等较老教材相比有了“观念上”的改进。课后练习题少,却灵活多变,知识面宽但不深。新教材要求学生动手的实验多。这一切的改变都落实到一个字“动”上。他要求老师备课,上课讲策略,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考点。找到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联系的切入点。学生不单纯听课、在课堂上学生表现为“动脑,动手,动口”整个课堂师生处于“互动”中。这是课改的要求,更是课改的最高目标。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生长气息的课堂。
传统的老师授课,往往是以老师“讲”为主,按部就班,正规教书,详讲,不漏过任何一个知识点,纯粹是填鸭式教学。学生被动接受并消化。严格遵守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师讲的一切就是权威,学生从不敢质疑,不敢向老师发难。传统的上课呆板,死气沉沉。而新教材以“学与问”或“图片”开头。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一堂课的学习。而图片是本节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明白这堂课你要掌握什么?掌握的知识在生产生活中如何运用。如化学能与电能,学生学完就明白了发电厂发电的原理。每节最后都有科学探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大胆试验、创新、设疑。让他们的思维也动起来。新教材的理念是希望老师少讲但精讲。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去思考,去过手每一个知识点。去理解重难点。最后达到运用考点解题的能力。
老教材知识体系完整,学生易于掌握。分文理后的学生明确知道掌握该章该节重难点。老师完全讲解,多次重复的练习题,目的在于掌握知识。运用考点能应对做题。最后的结果在于能应对“考试”。新教材知识点零散,练习题少,重在问,探究。侧重于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而如今的高考,仍是应试教育,但考试题型在向学生“能力型”转化。如何发挥老教材优势?如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新课改给老师提高了标准。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太多的内容需要老师大胆取舍,把握好新教材的宽度、深度,能做到收发自如,并让学生对枯燥的理论感兴趣。这是一门艺术。让全班同学参与互动更需要老师扎实的功底和教学技巧。在这一年多的新课改教法中,我有以下十点教学心得:(一)正确引导学生课前预习非常重要。在预习时老师用提纲形式明确告诉学生哪些知识点预习时完成。学生才会“有的放矢”去完成预习。学生只有通过预习才能带着问题听课。这样听课效率才高。(二)课改知识学生在网上可查找。学生可以利用星期天上网查找。如原电池,我让每个学生在网上查找一种设计,归纳完成哪些材料可制作原电池,不同材料制作的原电池哪些材料是相同的。从而总结出规律。(三)大胆让学生上台演示实验,尤其是要抽差生,因为差生在动手方面较优生强。允许他们实验失败,并总结出失败的原因,这些原因可能就是考点。(四)老师一堂课只需一个“重点”一个“难点”即可,学生的吸收能力有限,切忌面面俱到。重难点必须由老师讲解,但要讲解清楚,表达准确,让学生明白来龙去脉。学生才知道这堂课我究竟学了什么。(五)设问独特。设问得好,学生参与度高,学生能回答但又不全对,至少全班百分之九十的人能回答对三分之二。而且整个提问过程中学生处于愤绯状态,那么你的课堂合格了。(六)精选练习题。一道题中不仅包含了本堂课的重难点内容而且还有学生易错点也应包含在里面。不是打题海战术,通过练一道题而起到掌握一类型题的功效。学生只有掌握了解题技巧,才会举一反三。以后每次做题,学生才会跟着你的思路走。(七)留几分钟随堂检查你的教学效果。可以是抽问,也可以是即兴做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并收交批改(也可以随意二十人抽样批改)。评出前二十名力争让大多数学生每周都有进二十名的经历。并受到表扬。学生的进步得到肯定,他还会不学,不完成该科的作业吗?(八)科学探究可分组讨论。各抒其见,不打击和挖苦学生。学生说话的机会,让学生有表现自我的平台,让他们永远保持我“行”的信心。尽最大努力挖掘他们的潜能。(九)抑扬顿挫的语调,干净利落的手势,风趣幽默的谈吐,理清晰的板书给予了课堂画龙点睛。(十)驾驶课堂上的人,牵着学生鼻子走,讨论时你一言我一语,课堂热闹非凡;思考时室里鸦雀无声;动手时只听书写声此起彼伏;发音时争先恐后,谁都不甘落后;点评时有理有据,理由充分。整个课堂完全在老师掌控中,动儿不乱,把原本只由老师唱主角死气沉沉的课堂演绎成了师生重唱,一唱一和,快慢有序,充满激情。平凡的课堂变成了有“活力”的课堂。老师把传授知识变成了教会学生如何学知识。把老师纯碎的讲解变成学生积极的参与和思考。教师的教和导,与学生的参与产生了共鸣。这样的课堂才能充满“生机”学生在成长,老师在进步。这才是真正意义上充满生长气息的课堂。
版权所有©乐山更生学校 地址: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龙马路333号 电话/传真:0833-2501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