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愿
4月2日,我再次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这次比去年在夹江外小更加“高大上”的是“蒲公英在飞”、“嘉州数苑”、“林宾名师工作室”、“胡同祥名师工作室”四大乐山数学名师工作室联袂“演出”,同时还有幸聆听了来自首都师范大学的郜舒竹教授以及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尤一主任的精彩讲座。一天的学习下来,真的是获益良多!
上午的主题是坊主课堂,通过两位坊主献课小学和初中不同阶段的同一内容,来展现“同课异构”。首先是我所在的“蒲公英在飞”工作坊坊主李雪梅老师执教四年级下册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李老师匠心独具的教学设计,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孩子们的灵动思维、挑战创新,课堂上的师生之间的和谐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学生为主体”在她的课堂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每一个环节她都随时关注学生的发展,以细腻灵活的诱导,将学生推上了自主学习的舞台,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回到学校后,在两位指导老师的关注下,我也尝试着基于“学生的活动经验”在五年级尝试了两节课,自我感觉以及就是一节课还比较成功,另一节课则比较失败,而听课的新建小学两位李老师也给我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也让我对于“基于活动经验的教学”的理解又深了一层。
接着是来自实验中学的胡同祥老师也为研习会献课,执教七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胡老师从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能力起点,层层深入地推理,最后水到渠成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同时他幽默而富有激情的语言带有深深的感染力,用智慧使课堂具有浓浓的人情味,从心底欣赏学生、赞扬学生,使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这些也让我这个非初中老师受益匪浅。
上午的最后一个内容就是两位老师的说课。李雪梅老师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教学设想,希望在教室里站立另一个自己,那就是基于课堂、改变课堂。李老师说,基于基本活动经验的有效教学,应该思考三个问题:一,是什么。即什么是基本活动经验?二,为什么。李老师以孩子吃苹果为例,是家长削苹果还是孩子自己削苹果,形象表达出要让孩子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就要放手让孩子自主去探究知识。三,如何做。从活动层面来看,要设计一个发现的数学情景、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一个互动的展示机会、一个思维的螺旋递进;从思维层面来看,要做到“猜测有据;将信将疑;验证有法;半信半疑;推理有度;深信不疑;解决问题;应用有效。”胡同祥老师也分享了他的想法:同课异构,相互切磋;异课同构,共建模式;课堂接龙,共探默契。胡老师交流了自己本节课的课堂五步曲:围绕一个“点”,践行两个关键(思想与方法),落实数学三语言,唱好“让导数学”的五步曲。这些无不给人很深的感触。
下午提前至一点半开始接受两位专家的引领。首先是来自首都师范大学的郜舒竹教授以《数学学习中的发现与发明》为主题,分析了中国的数学教学太注重结果,而忽略过程,引导老师们思考:如何变教为学?郜教授认为最大的障碍是缺乏对学生学习活动的研究,并与大家分享了如何给学生设计学习活动。把教的活动为主的课堂转变为学的活动为主的课堂,就是要设计好学习活动。郜教授精彩的讲座让听课老师在笑声中思考与感悟,激发思维的碰撞,学有所获,听有所悟。
接着是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尤一副主任对两节课做了专家评析。尤主任指出,小学老师要思考:小学培养孩子怎样的思维,才能让孩子适应中学高强度的学习?尤主任为老师们分析了这两节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是不仅要教孩子怎么做,还要教孩子为什么做;都是要将分散的行动目标合在一起。不同点是小学难度更大,知识的引入对小学老师的考量更高;胡老师的“三种语言”对小学老师也该有启发;小学教学中应慎用“猜想”、“验证”,初中的“证明”步步都得经得起推敲。
然后是市教科所林宾副所长对活动做点评和总结。林所长指出,我们正在开展的翻转教学研究与国外的翻转课堂不同,希望做到基于儿童的研究、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过去的教学把知识看得太重,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做到“让学”。
最后是工作坊坊主邓承平老师对于我们前期的研修做了总结,肯定了我们工作坊前期的合格率是100%。同时也对后期研修做了部署,鼓励大家加强学习、保质保量的完成研修任务。
一天的学习,获益是满满的,但学习是无止境的,我相信,我一直在路上。接下来我也会好好总结和利用所学、所悟,争取早日能得心应手的应用到自己的课堂上,真正做到是“基于学生活动经验”的有效教学。
版权所有©乐山更生学校 地址: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龙马路333号 电话/传真:0833-2501356